专家团队
集聚高端研发人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技术专家
产业专家
投资专家
曹文武
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国家级人才、973首席科学家
他领衔承担的科技部的973项目《高性能声功能材料及其在高端超声换能器中的集成》(2013-2017),是中国在本领域的唯一一项973项目。项目设计为全链条模式,包括基础理论、新材料制备、全距阵性能表征、高端换能器研制和超声成像,项目各项指标均已圆满完成。
陈延峰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
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研究项目带头人,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奖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微结构材料、声子/光子晶体、超构材料、拓扑材料等。
黄卫东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金属学科评审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部3D打印专家组首席专家,国家智能制造重大工程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副主任,3D打印领域世界首本国际杂志《3D Printing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编委。曾任中国铸造学会理事长,《铸造》和《China Foundry》杂志编委会主任。
李晓东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通信声学实验室主任
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声学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先后负责承担和参加过数十项国家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院重大和基础研究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先后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会议论文逾百篇。主持制定国家标准4项,拥有国家和国际专利10余项。
刘晓峻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声学人工材料及新原理声学功能器件、光声光热效应及声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其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已在Nat Materials、PRL、PRE、APL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70余篇,有多篇ESI高引用论文和热点论文。获省部级科技奖三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和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多项。
刘晓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于美国OFS实验室(原朗讯贝尔实验室光纤系统部门)担任副研究员;2013年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013年10月起就职于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担任教职。 与美国IBM 托马斯华生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马里兰大学(UMD)、比利时Ghent University/IMEC和英国伦敦理工大学(UCL)等单位长期合作从事硅基集成光子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硅基中红外光子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重大的研究成果。迄今为止,已发表30余篇SCI论文、1部合作专著,引用超过1000次;多项研究成果被知名国际科研与业界新闻媒体报道和转载;多次担任IEEE主题会议的小组委员会成员;目前还担任10多个著名SCI国际期刊的评审工作。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