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幼儿园可以不吵闹吗发表时间:2021-06-01 12:46 对于大多数学龄前儿童来说,幼儿园是他们除了家之外每天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小朋友们在这里学习、玩耍、结交到人生中第一个好朋友。幼儿园的经历深深影响着小朋友的身体素质、认知学习和社交能力,关系到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随着社会对儿童成长发展的日益重视,对于幼儿园建筑声环境的关注也逐步增多。学前儿童听觉感知尚在敏感的发育时期,极易受到不良建筑声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幼儿园的空间布局和承载活动类型相对特殊,声环境与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中小学教室声环境差异很大。小朋友可能在幼儿园接收到什么噪声,这些噪声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我们又应该如何控制噪声、为小朋友创建一个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更为精准的研究和设计来给出答案。 幼儿园噪声哪里来 园内噪声 老师和小朋友说话的声音、活动的声音、教具玩具的声音以及空调、照明等机械电磁设备发出的声音都可能构成噪声。幼儿园的活动空间和课堂组织都较为自由,因此不可避免存在许多语言声和活动声,加上学前儿童还不太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通过喊叫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老师经常性大声又不厌其烦地给予小朋友教导和帮助。有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幼儿园室内的平均噪声水平在60dB左右,活动室平均噪声大于70dB,远远超出了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要求的45dB。另外,由于学前儿童上厕所频率较高,年龄小的甚至还需要老师陪同,幼儿园的卫生间通常距离教室、卧室很近,卫生间的冲水、排水声也是小朋友们十分敏感甚至会感到恐惧的一种噪声。 园外噪声 幼儿园噪声对小朋友的影响 生理危害 学前儿童很少使用听力保护设备,长期暴露在噪声中,会导致他们听觉敏感度下降,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曾有研究人员观察到,在幼儿园度过一天后,小朋友们出现了耳朵疼、喉咙胀痛、甚至失声的症状——听和说向来密不可分,由于一直身处幼儿园这样需要高水平发声的环境,小朋友逐渐就形成了不良的发声习惯,即便是在安静的环境中,依旧会大声说话。 此外,噪声还会导致一些非听觉损伤,比如血压不稳、血管异常、睡眠质量下降、身体疲劳、消化功能不佳、神经紧张、视力下降等。学前儿童对醒觉次数和睡眠周期变化不敏感,噪声使他们睡眠变浅、大脑缺氧,长此以往还会产生紧张、焦躁、易怒的消极情绪。 小朋友的视觉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据研究显示,当噪声为70dB时,视觉清晰度恢复到稳定状态需要约20分钟,如果到达80dB,则需要1个小时,而且这种情况下许多小朋友的红、蓝、白色视野会缩小。 情绪行为危害 小朋友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噪声带来的压迫影响,感到孤独、无助、不安。小朋友熟悉、信任的声音并不会引发他们的消极情绪,但不知名的声音,或是已知但无法控制的声音,例如教室里某种电器运作声、园外的交通噪声,会让小朋友感到困扰。 如果幼儿园背景噪声较大,在长期的大声说话、甚至喊叫中,有些小朋友会感到厌烦,放弃和别人的语言交流,参与课堂、游戏的积极性下降,不愿意与同龄人交往。 认知危害 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都用实验证实,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学前儿童的语音感知识别能力和反应速度会比噪声环境下更出色。噪声削弱了小朋友们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而这导致的阅读、写作能力不佳通常到小学阶段才会有明显的体现。 能有不吵闹的幼儿园吗 建立新的声学标准和准则 我国幼儿园相关建筑标准规范中对噪声的控制标准相对其他国家较低,并且,国际上较为普遍的与学前儿童声环境直接相关的声学指标有两个——允许背景噪声和混响时间。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混响时间并没有规定,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普通教室的混响时间限值为0.8~1.0s,高于世界上普遍的0.4~0.8s,对具有听力和语言障碍的儿童使用的房间也没有给出更严格的要求。控制混响时间、消除回声实际对改善室内声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让语音听起来更为自然生动,让小朋友和老师、同伴的交流变得更轻松顺畅。 灵活幼儿园空间设计 吸声处理与设备防噪 文章仅供学习交流 如有不妥 欢迎指正 |